第8节

我念一句,你念一句。

西山华山之首,曰钱来之山,其上多松,其下多洗石。有兽焉,其状如羊而马尾,名曰羬羊,其脂可以已腊。西四十五里,曰松果之山。濩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,其中多铜。有鸟焉,其名曰渠,其状如山鸡,黑身赤足,可以已。又西六十里,曰太华之山,削成而四方,其高五千仞,其广十里,鸟兽莫居。有蛇焉,名曰肥,六足四翼,见则天下大旱。又西八十里,曰小华之山,其木多荆杞,其兽多牛,其阴多磬石,其阳多琈之玉,鸟多赤,可以御火。其草有萆荔,无草木,多玉。淒水出焉,西流注于海,其中多采石、黄金,多丹粟。凡西山之首,自钱来之山至于山,凡十九山,二千九百五十七里。华山,冢也,其祠之礼:太牢。羭山,神也,祠之用烛,斋百曰以百牺,瘗用百瑜,汤其酒百樽,婴以百珪百璧。其余十七山之属,皆毛牷用一羊祠之。烛者,百草之未灰,白席采等纯之。

这一节够多的!有什么要问的吗?

问:洗石是咱们杀猪褪毛的那一类石头吗?

答:是的。

问:“可以已胕”,“可以已疠”,这已怎么讲?

答:消除,治愈之意。

问:“枳叶而无伤”,是枳叶不会损坏吗?

答:不,它是指尖刺,说枳叶没有长可以伤人的尖刺。

问:“婴以百珪百璧”,怎么是小孩子以百珪百璧去祭祀?

答:错。婴是绕,围绕。

问:汤应该是热水,可“汤其酒百樽”,醒不开。

答:在这里作动词,是热的意思。咱这里不是常说汤一下辣子,汤脚吗?

问:原来咱们的方言土语还是古词呀?!

答:随着历史的演变,许多古词遗落在民间,以方言土语的形式保留了下来。在流行书面语言和普通话的今天,咱们秦岭里的人常常觉得我们的一些方言土语让城里人笑话,其实把它写出来却是很雅的古词。比如城里人说“把孩子抱上”,咱们说“把孩子携上”,城里人说“滚开”,咱们说“避远”,城里人说“甭说话”,咱们说“甭言传”。

问:嘿嘿,书里的华山就是秦岭里的华山吗?

答:是的,还提到了渭水,洛水,汉水。

问:可是,这里说到十九山十九水,别的怎么没有了?

答:有的山水或许更名了。有的发生了变化,比如倒流河,可能是山体崩塌改变了水的流向。有的则完全消失了。

问:真向往那时的中国有那么多的好山好水,我不明白的是书中没有写到人?

答:书中所写的就是那时人的见闻呀,人在叙述背后。当它写到某某兽长着牛足羊耳, 你就应该知道人已驯化了牛和羊,当它写到某某山上有铜有金,你就应该知道人已掌握了冶炼,当它写到某某草木可以食之已胕,你就应该知道人已在治疗着人的疾病了。

问:那时人的疾病就多吗?

答:人是有病的动物么。

问:那时怎么橐长着“人面而一足”,玃“马足人手”,数斯也是“而人足”,鹦还“人舌能言”?

答:人和兽生活在一起,如果从橐来看,还觉得人怎么长了它的脸?从数斯来看,人长了它的腿。

问:现在怎么再见不到那些长着有人的某部位的兽了呢?

答:当人主宰了这个世界,大多数的兽在灭绝和正在灭绝,有的则转化成了人。

问:转化成了人?

答:过去是人与兽的关系,现在是人与人的关系。